央行购买资产的规模可以初步定在12万亿元人民币。
按世界经济论坛判断,中国仍非创新强国(innovationpowerhouse)。 二、真正用人本思想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内部的深层次矛盾。
我认为,中国有四个东西事关创新的伟业。我们不能掩盖衰退这个矛盾,当然,近期内也不会爆发危机。要充分发挥当前接近一亿人科技人力资源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靠这些人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创新、研发。我曾看了财政改革的方案,感觉集权的味道仍没消除。按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怎样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的本性?注重人,这应这成为转型的灵魂。
如果这样,人本型的需求结构这条线就拎起来了。首先改革者自己不要被既得利益集团所绑架,不能掉到这个里边去,决策者更不能顺着既得利益这些人的思路来决策。4)出台五新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营造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
虽然今年军费增长目标仅为10.1%,相对这几年是一个较低的数字,但我们看好军民融合和军工民用化给军工企业带来的新市场,这一部分的投入可能并未计算在军费开支中。春节中微信红包的泛滥已经充分证实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大众生活的深入渗透,信息消费时代正式来临。我们认为这一良好态势将继续延续。——这段话给出了2015年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政策取向和政策发力的关键维度。
从政策层面来说,此次两会再次调低经济增长目标至7%——这也是冲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的合理增速,因此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以抗击通缩、托底经济为主,保持适度宽松,而财政政策则或将继续加码,引导、推动结构转型。3)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尤其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创业创新企业的扶持。
包括传媒、体育、旅游、教育等。体育方面,亚冠联赛持续被关注,足球改革方案也已提出,管办分离,政体分开将给体育消费市场注入持续活力。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倒逼出来的,因为新一代贸易约束TPP、TTIP等都给出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劳工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件,这就意味着中国供给的成本必然上升,只有转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才能有效应对。【宏观】货币、财政双宽松可期 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确定15年经济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经济政策也散落其间。旅游方面,日售电饭煲和马桶盖被中国游客抢购,显示出中国消费能力的增强,出境游人数的增多。同时,以制度变革来增加有效供给为主,而非一味刺激消费和出口等需求。【策略】新常态=新需求+新供给+新宏调 政府工作报告对15年总体工作思路的定位体现在这段话: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5)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资源和基础服务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新宏调一方面是要处理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过剩产能和局部杠杆率过高,另外一方面要有效推进新需求和新供给的形成。
此外,升级版本的自贸区也将成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落脚点,或将有更多地区争取自贸政策。我们认为战略上要关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区域经济带、附件自贸区等。
6)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减少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等。去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近来我们看到的诸多产业触网的例子,正是工业化4.0的初期表现。我们认识的环保,后端处理为标,前端处理为本,只有有效地节能减排,环境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新的投资是智慧的投资和有效的投资,以及区域发展新空间的拓展,它体现在新型城镇化里头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关键在于提升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也提示我们互联网依然是热点,尤其是传统制造类企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
北斗出海也将成为一路一带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一路一带是全球化4.0的重要抓手,而国内对接的区域规划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
2)投资层面,大力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即PPP,吸引民间资本发挥主体作用。一带一路的国内对接区域(如新疆、西藏、云南等环喜马拉雅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顶层设计方案也有望在两会后陆续出台。
这样才能缓释风险,为新一轮的增长提供一个坚实的资产负债表基础。供给端的政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政府管制,在投资、财税、价格、国企等方面深入改革。
我们认识的工业4.0,不仅仅包括人机互联,物物互联,而是一种从工业化大生产转向个性化生产,个性化服务的制造业大转型。首先,新需求告诉我们新的市场在哪里。一带一路是推进全球化4.0的重要抓手,此前地方两会上基本上所有省份都提及了一带一路的对接方案,在3日的政协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议政,预计未来这一战略也将会有更清晰的布局。我们认为: (1)GDP增速7%符合市场预期。
三是因为短期内创业板表现较好,对主板的资金造成一定的跷跷板效应。【投资建议】关注主题轮动 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有回调的压力。
新需求主要是换装新的三驾马车。进体现在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通过搞活存量经济,追求经济结构的改善,包括中西部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改善。
传媒方面,《穹顶》之下让我们见识了传播的力量,阿里成为光线传媒第二大股东,体现传媒依然是资本的宠儿。我们认为未来将不断有传统制造业企业选择触网,实现老树发新芽。
新供给则告诉我们产能和资金应该投放在哪里。可以预见今年基础设施仍然是投资重点领域。核心可能主要就是在托底的同时转移杠杆,让整个国家的宏观资产负债表得以维系,使得原来在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特别是国有企业部门中相对较高的杠杆,进行一次乾坤大挪移,即地方移中央、财政移货币(PSL)、政府移居民(PPP)、国企移民企(混改)、传统移新兴(并购)、影子移标准、商行移投行(CLO)、国内移国外(人民币国际化)。其中,GDP目标约7%左右,CPI目标3%左右,M2增速目标位12%左右,财政赤字规模为1.62万亿。
维持年内4-5次降准,2-3次降息,降息力度全年200个bp的判断。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也是重要的主题机会。
二是因为两会政策预期过于充分,主题类板块经历预期兑现的过程中。一是因为降息利好兑现,出现因为降息刺激作用边际效应减弱,而随之带来多杀多的撤退。
大文化是我们提的新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具体而言,首先是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产业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效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和公共产品提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实践建立起未来深度城市化的梯次范本。